文庫協作

真心為作者著想,務實支援香港文創
專題探討

我愛的都死了。所以承繼遺志吧!袋裝書復辟!!

因為第一篇是算術堂,所以接下來想寫篇歷史堂。

 

雖然叫文庫協作,但暫時不打算寫日本的文庫本歷史,香港公司嘛,我們來談談香港的「文庫本」— 本地稱呼,我們叫它「袋裝書」

一提袋裝書,好多人、尤其是稍有點年紀的人,即刻會心領神會—「哦~袋裝書呀~!」文庫本未聽過,但袋裝書聽過!而提起袋裝書,你不會不扯到一間出版社的名字—— 博益

「博益?!未聽過,書展都吾見。」—— 是的,少年。它的年代已經過去了, 它已經了……

2008年過身的,死左都十年了。

姑勿論它死時有幾難看,但博益出版社,對身為八十後的筆者來說,它在我心中的份量是非常重要的。

如果說它是香港袋裝書代表,應該沒什麼人會反對。

其實呢,雖然我們業務是「支援香港文創」,但文庫協作是管印刷和設計的,不要假設筆者睇好多書、寫得到深度文,博益已經是我最捧場的出版社了,但書架晒冷—— 其實藏書也不過是下面這個量而已。

( 好易認,中間一排矮左的就全部都是「袋裝書」,全部都是博益。統一書脊設計會很亮眼,小時候去圖書館,總覺得書架上博益出的衛斯理系列又多又齊排得很有型,所以我們悍衛書脊,吾俾改。)

由左邊睇起,劉啓法先生的《警界幕後》,1991年出版,是我擁有的博益系列中最老的,其實是屬於家母的財產,我吾覺吾覺侵吞回來的(旁邊李碧華系列都是)。 留意當時這系列都真的是叫博益「文庫」的。

封面是這樣子的——

也Show Show 內頁,有加黑白插相,但風格都是完全不花巧,很樸實無華的。100%以文字內容來構成這本書的內涵。

書脊藍綠紅是不是很眼熟? 加個白框俾佢你就會認到—— TVB!! TVBuddy!!

正確。「博益1981年4月成立,發行商香港電視出版有限公司原隸屬電視廣播企業(TVBE),故和無綫電視(TVB)關係密切;無綫電視職員、藝員如劉天賜葉特生著作,以及電視節目相關出版物,例如曾Sir(曾近榮)的家事系列、李太教煮餸(做菜)、林佐瀚的《每日一字》等均是由博益出版。及後因香港政府限制企業經營跨媒體業務,博益被電視廣播企業出售予南華早報集團,成為南華早報集團附屬公司。」 —— 我們感謝 Dr.Wiki 維基先生的解說。

其實這是個非常有趣的設置—— 明星是作者? 作者是明星? 博益早期出的書其實本本都有可讀性,本本都有趣,很大程度都是因為它的作者群全都很有個人魅力。 博益文庫目錄散文系列,直數囉——第一個林燕妮,第二個黃霑,第三個嚴沁,第四個倪匡,第五個李英豪…… 喂,其實,個個企得出來開得到 Talk Show 的喎。(不過現在某幾個轉左場開了,非常遺憾。)所以我都覺得,作者要成功,重點應該是要好好培養發揮自己的個人魅力,而不是刻意修改自身去營合市場。 所以呢,新人作者的少年少女們,即管把自己當成Produce 101, AKB 48 去經營吧~其實無分別的,只不過你們的主舞台由電視螢幕換成紙本,唱歌跳舞換成文字而已,要維持市場佔有率、增加曝光度就儘量寫多幾本交給我印啦,好好加油喔~

回歸正題,作為袋裝書始祖,博益其實超貼地的,因為袋裝書本身就是在說普及文化文化普及。但為什麼現在市面上大量都只是A5書呢? 袋裝書其實仲有無人出緊呢?

或者有人會話,當年除左博益,其實大把出版社都有出袋裝小書,好多未執仲賣緊,三聯咪已經有三聯文庫囉,書目如下: 系列第一本,魯迅.朝花夕拾。第二本,杜甫詩選。第三本,韓愈詩選。第四本,背影‧朱自清…… 到最新一本,第八十二本,地毯原來是地圖.余光中。對上第八十一本是:宋詞三百首簡注。

…… 超沮喪。

This is NOT what I want~~~~﹗﹗ 同埋據網頁顯示,三聯最新果本其實都已經是2003年12月出的了﹗

袋裝書嘛,便攜本嘛,好大程度上是預人在交通工具上看的吧?那基本上主要得兩個情況—— 1)心情好沈重返緊工出差中; 2) 心情好輕鬆放大假旅行中。 我不是說魯迅杜甫余光中不好,但以上兩個真正需要袋裝書的情景,我真的需要比較輕鬆有趣的閱讀內容呢⋯⋯

—— 的確,平裝文庫,其中一個起源都的確是因為國家經濟差,國民人均收入不高,為了「重要的著作」能在民間普及,所以才會挑某些重要作品印做成本較低價錢較平的文庫本,我能明白三聯的書目到底是什麼一回事,但明顯,這個考慮無論在日本香港台灣中國,今時今日來計都應該可以入土為安的了吧? 因為我們城市有種建築物叫圖書館嘛……——

看我的書架應該留意到,我喜歡日本翻譯小說,算村上粉。 喜歡日本文化,會到日本旅行也很正常吧?想像一下我執行李時,將一本 A5 的閃令令旅遊書扔入篋,然後拎起一本同一樣 A5 咁大的《刺殺騎士團長》,仲要已經是平裝本,我入手的已經不是精裝。手機相機手提電腦外置電源……總之有電池的電子儀器都要隨身,我仲扔吾扔騎士團長入Hand-carry好? —— 最簡單的方法是,換過第二本薄D嘅囉,但如果我貪平搭凌晨機預要喺機場 Stay 好多個鐘呢?⋯⋯

別騙我說咁大本書做不到文庫本,說的人自己過日本書店看,要出尤利西斯都出到。也別哄我說字細會睇得辛苦讀者吾鍾意,我見過 Font size 最細得離譜果本叫聖經,佢出版左幾多本? 有幾多人睇過?

這是一個小小的執念,沒人肯出我就自己出,反正我就是想要復辟袋裝書文庫本

憑筆者小小一個設計奴才,當然是買不起版權、請不起作者、所以就設局搞個文庫協作。

也許離題太遠,我們說回文庫本歷史,

其實筆者手頭上,除了博益的文庫本,還有一本另一間出版社出的文庫本,來自台灣,它的系列名字叫「明日便利書」

比博益更正宗的A6判,先看看相片:

內頁排版是橫排的,頁面設計會比較多花巧細節。

如果這個網頁有來自台灣的朋友,應該會很懷念吧? —— 對的,懷念。因為它也都已經死了。

啋﹗台灣明日工作室仲營運緊好哋哋的。是的,繼續有從事多媒體製作業務,但2015已經宣告結束出版業務了。

明日工作室便利書系列,根據作品類型分了不同的「館」,例如武俠小說的「武俠館」、神怪靈異小說的「異色館」,筆者手上這本便是隸屬「推理館」旗下的作品。 明日工作室是很支持新人作者、很接受新人投稿的,筆者手上這本《誘殺》其實是明日工作室幫「臺灣推理俱樂部」(即現在台灣推理作家協會)的「人狼城推理文學獎」的三個得獎者出的中篇小說合集。 三個得獎者:文善、秀霖、寵物先生 —— 現在如何呢? 吾知。他們寫的故事好不好看? 我覺得是好看的,至少會讓人覺得很有驚喜。 看簡介,文善香港人來的,不過15歲移居加拿大了。

移居加拿大,跨境投稿,投稿都是投台灣,不是投香港,因為香港搞文創很弱。

人人話香港文化沙漠,其實水土流晒去邊? 大市場告訴我們,推理小說,香港書架有柯南道爾咪夠囉,有克莉絲蒂咪夠囉,赤川次郎成個架都仲未夠? 不如東野圭吾?要新咪補個湊佳苗…… 「香港推理作家陳浩基。」Google一下他的名字或Click一Click個Hyperlink,就會知道我想表達的是什麼。

其實我覺得香港最大的問題,不是有才華的人不夠,而是我們只要不是「現成一個文壇巨星」擺出來我們就不要。最好台灣日本幫我們養好、評好,有人擔保質素而我們覺得OK,就接他回來。我們的書架沒有那麼大空間去容納一些未成熟的書;我們的時間不夠分去讀一些不知道好不好看、有沒有意義的小說;我們的錢,不夠去投資、去支援製作一些回報成疑的產物。

但如果能解決以上的問題,香港文學發展會不會好些?  書架不夠大,咪做細本D囉,不夠時間,其實同戲一樣之嘛,怕伏咪睇影評囉,咪谷阿莫囉。 但要引得起影評谷阿莫,你都要有堆戲拍好擠喺度得格? 幸好文字創作不像拍電影那麼複雜,講來講去都是作、編、排、印+發行5件事而已吧?作者如果能找多兩個朋友替他看編輯校對,其實都已經完成了頭兩步,排印我們包了,分銷發行牽涉商業未知實際情況如何,但香港一直都是商人多過文人、銷售最強的所以都沒有太擔心,見步行步。

縱觀全球文化市場,幾多個「新人」先能養得出一個「經典代表」?有沒有計算過? 如果我們的市場長期都是靠收納「現成作家」而自己不能打造培育新人的環境或新生態,前境堪憂,純粹機率問題,投資回報問題。而且最好清楚一點:無論是日本台灣中國大陸,幫香港捧養作者,真的不是奉旨、有義務做這件事的,你寫得太香港,我當地人睇吾明,就可以吾要,或者直接叫你改,「傳統上」一個香港作家,如果你喺日本台灣中國大陸紅吾返過來,你的出場機會就會變成了,而我們現在,正正是默認、甚至鼓勵這件事發生的。

博益文庫同明日便利書的死,告訴我做文庫本其實會死的。 (剛先新開張、第一本書都未完工,繼續等緊單、搲緊痕就講呢D其實好吾吉利。) 但我有從它們的死有學到野的:第一,吾好買作家版權—— 執左令到本書變絕版就吾多好,文庫協作真係吾係出版社。 第二,千祈吾好學明日便利書256pp走去賣 NT$49 (仲要買夠十本免運費),參與得呢個Project都真係要收得夠數,其實作者、印刷、幫手賣果個都係。割肉飼人其實不算美德來的我覺得,能持續發展是很重要的,要從明日工作室結束出版業務這個選擇中得到教訓。

一雞死,一雞鳴。 文庫協作雞鳴不鳴得到? 未知。 不過最後容我侵侵權,借用一段刊在《誘殺》最後一頁的文字——

「從手抄到印刷,從印刷到更繁複快速的大量複製,當書的裝幀製作都不再是問題,我們要解決的是流通的問題,書的目的在於傳達知識和文化,書只是手段,而不是目的,所以我們一定要讓書—— 易於陳列|易於購買|易於攜帶|易於閱讀 ——這四個易,是明日便利書的核心意念。我們希望在書的製作上突破規格,讓書便於攜帶,開本輕巧,頁數精簡,主題力求切合實用和觀點特殊,不是消遣讀物,而是在最短的時間內傳達概念;好書難得,但是好書一旦寫就,卻往往受限於價格和行銷管道,變成消費者的門檻,反而阻礙了書的流通,所以我們在便利超商陳列銷售。

這就是我們的盼望,明日之書,必然便利。

明日工作室創辦人 溫世仁 」

注意:文庫協作文庫本目前未有銷售管道,放便利超商賣的是明日便利書,不是我們。

但如果看到這篇文章,支持文庫協作的經營理念,而您又能提供銷售管道的話,歡迎您聯絡我們!

文庫之友連結在這裡

在此向博益出版社 和 明日工作室 致敬致謝。

最後追加送上日本A6判文庫本、博益文庫、A5時報出版尺寸比較圖,請繼續支持我們——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